刷马桶、睡地板,这些明星的留学生活太令人心酸,你还想去留学吗?
随着国内出国留学热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国留学
很多屏幕上我们熟知的大明星,在他们年轻之时或者功成名就之后,也曾选择出国留学。
今天,学姐为家长们盘点一些出国留学的大明星。
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而跨海越洋、背井离乡,他们的留学生活,真的不如众人眼里的那般光鲜。
金星美国留学入拘留所两次
▼
金星曾自嘲“哪好意思问家里要钱啊,他们最多给你准备一缸辣白菜。”
但是,金星的美国学习生活比拎辣白菜还要传奇。
她坦言,在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就是卖皮包,凭着她的三寸不烂之舌,皮包店当时销量翻倍。
后来参加舞蹈比赛,比赛开始之前却遭国内的朋友陷害,被美国警察拘留。拘留所还不止进去一次,而是一连进去两次。
当时的她对法律也没有认知,警察让签字就签字,结果把自己“配合”进了拘留所。
朱迅日本留学打扫厕所
▼
17岁的时候她来到日本留学,半工半读,只能靠打工挣学费。
经由同学介绍,她找到了一份工作。
但正式开始上班的时候,她才知道原来自己是来扫厕所的。拿着抹布、拖着拖把与一位日本中年女人打扫着近二十楼的厕所。
朱迅后来回忆起扫厕所的经历时说:
“开始听说是扫厕所,我脑子有点懵,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干过”,不过为了能筹集学费,她还是硬着头皮干了下去。
张惠妹留学美国睡地板
▼
2005年1月,张惠妹听取好友王力宏的建议,到美国波士顿进行4个月的短期游学。
独自一人到冰天雪地的地方留学,而且还碰上语言不通的问题,让阿妹吃了不少苦头。
她说:“我去到那里才知道,原来租到的房间是空空的,连床也没有,结果只好睡在地板上,而且晚上只有零下20℃啊!”
阿妹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个星期,后来四处打听才知道,原来家具是要自己去租的。
刘若英欲放弃被祖父训斥
▼
高中毕业后,她因为考试失利,转去美国念书,在幼时她过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到了美国,她在只有一盏台灯的小公寓里,从烧水、烧饭、洗衣的“生活”学起,也曾哭得想要放弃。
她打电话给祖父,说想回家,本来总有求必应的祖父,却第一次说:“如果你大学没有毕业,你死都要死在美国。”
她说,就是因为祖父第一次的严厉,她才能一步步把问题学会克服。
留学如此艰难,
为什么你还要去留学?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给出了答案。
他从11岁开始留学一直到博士毕业,在他看来,美国教育给了他十个礼物,让他的整个人生都受益匪浅。
01
自信
我从小在台湾长大,老师总是用威胁、惩罚、失望等等的方式来希望我们能做得更好。这样的方式让我胆战心惊,总怕给大人丢脸。
来美以后,我才逐渐找到自信。说一件蛮可笑的事情。
记得有一次老师在黑板上写了1/7,问你们谁能够换算出来。
虽然当时的英文不是很好,我还是很快地举手回答了:0.142857。他说:哎呀,数学天才。
此后我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代表学校参加数学考试、奥数比赛等等,确实风光了一把。
就这样,当我进哥伦比亚大学的时候,他们把我分到了天才班。我的天才梦很快就破碎了,在一次数学考试中,我考了最后一名。
老师说虽然你数学是最后一名,但其他方面还是很厉害的,一定要给一个A-。
谢谢这些给了我自信的老师,他们让我觉得我是很有能力的人,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好成果。
02
信任
相信很多刚留学的同学在上历史课时,会跟我有一样的感受:美国历史这门课太难了。
我们不仅在国内根本没有学过这门课,而且教科书里涉及到大量难以理解的生词。
考美国历史的时候,我很清楚地记得我的老师跟我说:
开复,我知道你做不完今天的考题,你拿回家去做。你可以用字典,你可以花所有需要花的时间,3、5个小时都没关系,但是我相信你不会翻开教科书。
当时我是一个11、12岁还不太有自制力的小孩,老师却给予了我全部的信任,这件事让我很感动。
03
教育
我这里有两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是我刚开始读初一的时候,上课我根本一个字都听不懂。
当时我们的校长发现了这个情况以后,他就说每天中午你把午餐拿到我的办公室来,我们一边吃午餐,我一边从小学一年级的英文课本开始教你。
一个学校的校长就这样,每天愿意花中午的时间一个一个字无私教我,一直到我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
第二个例子,由于数学底子好,我差不多在十年级的时候把高中所有的数学课都念完了。
当时高中老师跟我说,接下来你应该读大学的课程。
我说“可是去大学上课开车要30分钟,我现在不能开车。”
老师说没关系,我教这个课,每天我到你家接你。
就这样,这个老师每次上课都来我家接我,让我11、12年级能够修到两门大学的数学微积分。
04
实践
我非常相信一句话:看过的你会忘记,听过的你会记得,但是做过的你才真正的理解。
我在美国上的课程都有很多实践项目。
比如,我在高中参加了一个创业活动,活动需要我们一帮人创一个公司,选出领导者,决定做什么产品大家,让家长出钱资助我们。
当然资助不是白拿的,就真像一个公司来运营。那时我们感觉特别有意思。
当时学校把午餐的时间缩短,这引发了我们的集体抗议。
我们在这个创业活动中做了一个T恤,在上面画了一个腊肠狗,画得很长。
结果所有学生都非常想买这个T恤,我们印了很多很多,当年我们也成为了全州业绩最好的一个公司。
学校其实也非常包容我们的这种做法,并没有打压我们,虽然午餐的时间还是没有增加。
05
兴趣
我在哥伦比亚读大学的时候,并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所以就随意选了两个双专业——数学和法律。
读了一年多以后我才发现,我并不喜欢数学。
虽然每天都有一帮家伙告诉我数学有多美,我就想不出什么地方美。
法律也是一样,每次上课就想睡觉。还好,当时学校是允许换专业的,而且鼓励学生自己选修课程。
所以,我很幸运地选修了电脑,我觉得这个才是我真正有兴趣的事情。
我女儿当年去哥伦比亚读书,她跟我说:爸爸,他们居然大三才要选专业。
我说:是啊,三十年前我去读就是这样。
她说:太好了,我从来没想到有这种机会,她说我真的没想好我要学时装设计还是经济。
我说:你就学两年,两年之后再决定。
06
平等
大家都知道,助教是有讲课的机会的。
我做助教讲课时自我感觉良好,因为我把自己的计算机技术毫无保留的提供给了同学们。
但是很不幸,学生发回来的评语,让我非常震惊——
他们不但给我最低的分数。而且给我取了很多绰号。
他们说:“开复的课叫做开复剧场,他一个人在上面演戏,我们全部都在下面睡觉”
他们说:“开复什么目光接触也没有,每天眼睛看着黑板,也不看着我们,没有见过这么差的老师。”
美国这样的教育环境真的非常好,同学们的评价也给我一个很好的当头棒,让我去反思怎样做一个更好的老师。
07
研究的真谛
做一个科学家,读一个博士,真正核心是什么呢?
我的博士导师曾对我说,他希望他的学生成为其研究领域的第一人,我说你开玩笑吗?
我一个学生怎么能够成为第一人。
他说我认为每一个博士生都应该有这样的抱负,要不然就不应该来读博士。
这句话对我有重大的影响,后来我做了一些项目,我觉得凑合可以毕业,可以拿到博士,但总是会想这句话,所以尽力要自己做到在狭窄的领域里的第一人,才可以停止。
08
教育的真谛
第八个领域,也同样来自于我跟我导师的对话。
我说:“我尽力会做到一个狭窄领域里边的第一人,毕业以后,我所带走的就应该是世界第一的论文,我要在这个论文上面再发扬光大,找一个工作,继续把这个领域做得更好。”
他说:“不对。我认为你其实在读博士的过程中,你带走的东西是做研究的精神,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如果你知道如何独立地去解决一个尚未被解决的问题,那么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认为你毕业之后,很可能不会去继续做语音识别,甚至不一定会做计算机科学。
但是如果你以后面临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能,够自己独立的去思考、去分析、去客观理解不同的观点,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你这个博士就是你可以终身拥有的终身使用的,而不仅仅是使用在你的这个领域。”
后来我发现,有一句话跟他这句话非常相似,教育的真谛就是:当你忘记一切所学到的东西之后,所剩下的就是教育。
09
博士生导师
第九个礼物是我的博士生导师。
我的导师是得过图灵奖的世界级的导师,当时我跟老师一起研究语音识别,他给了我一个题目让我做。
做了一年以后,我发现他给我的题目很好,但是他给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是行不通的。
在美国这个环境长大,让我有足够的勇气挑战我的老师。
于是,我鼓足勇气跟他说,语音识别我想做,但是专家系统方法读不下去,我想用统计的方法做语音识别的问题。
当他弄明白我的思路后,他说,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
我们记得法国的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20多年之后再回顾,其实我从他那儿学到的最重要的就是这句话了。
如果你在一个公司,比如Google,对最聪明的员工,你就要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支持他们。
如果你很独裁地,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这些聪明人就没有办法发挥他们真正的潜力。
所以,一个真正的研究院也好,科学部门也好,一个产品部门也好,如果你真的想要让这批优秀的天才能够发挥他们的潜力,那最好的管理方法就是去支持他们。
10
看待问题的方法
看待问题的方法——这是我要说的第十个礼物。
我们从小接受的国内教育有一个很大的局限性,叫做——标准答案。
而美国教育则不同,美国教育希望大家不要局限在一个框框里,能够有不同思维的空间。
面对一个问题,如果你的思路和想法是有道理的,那就是最好的答案。
那些答不出来,在反思我上学的时候有没有背过这个题目的人,迫切需要被这样一种开放式的教育来启发,来释放他的思维空间。
所以,在今天的21世纪里面,能够接受各种不同的思维的方式,能够理解任何的问题,可以以不同的角度来看它,而不是用一个标准答案来粗暴定性。
这是我们都需要学习的态度。
最后,学姐想说,任何一个群体,基数的增大就会造就形形色色的角色。
出国留学只是一种选择,是为了追求更渊博的知识,更广阔的眼界,更丰富的人生经历。
很庆幸,如今,当人看到“出国、留学”这些字样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留学生的执着和干劲,想到这是一群群为了梦想而努力的年轻人!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