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天气背刺」的Top 50美本!读这些学校,主打一个“生存挑战”……
03-04 08:23
发布于北京
“选校看排名?专业?地理位置?”
其实,有一个选校维度与每天上学的体验感息息相关,却往往容易被忽略——天气!
都说留学是修行,但有些学校的天气,硬是把校园生活变成“荒野求生”。

今天,特小编就带大家盘点全美TOP 50大学的“天气刺客”,建议收藏转发给怕冷/怕热/怕emo的同学(不是)。

【极寒组】:雪大到怀疑人生,冷到妈不认
康奈尔大学(纽约州伊萨卡)

(康奈尔冬季学生实拍)
“在康奈尔,冬天不是季节,而是一种生存模式。”
作为藤校中的“雪灾之王”,康奈尔所在的伊萨卡年均降雪量127cm(≈1.5个姚明),且一年有半年在下雪。
学生自嘲:“我们的校训是‘Any Person, Any Study’——任何天气,都能学习!”(真实校训:"I would found an institution where any person can find instruction in any study." -Ezra Cornell, 1865)
康奈尔的官方网站甚至将“加拿大鹅夹克”列入推荐清单……

来源:学校官网
西北大学(伊利诺伊州埃文斯顿)
“西北的风,吹走你的假发,也吹走你对春天的幻想。”
密歇根湖的狂风+芝加哥的“风城”基因,让这里冬季体感温度直逼-30°C。
校友名言:“西北教会我两件事:如何用围巾包住脸,以及如何在风中倒退行走。”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密歇根州)
“在安娜堡,羽绒服是校服,铲雪是体育课。”
五大湖的“Lake Effect Snow”(湖效应降雪)让这里冬季暴雪频繁,积雪轻松淹没膝盖。
学生吐槽:“我们和南极的区别?南极企鹅不用赶Due。”

【随机组】:每天都是开盲盒
虽然寒冷的冬季很难捱,但有些地区(尤其是美国中西部)的天气一会儿“速冻”一会儿“解冻”,主打一个随心所欲,很难说哪种更折磨……
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州芝加哥)
“芝大的学术压力已经很大了,天气还要补刀。”
冬天寒风刺骨(风城称号不是白来的),夏天闷热到图书馆成避暑山庄,春秋?不存在的。
学生冷笑话:“在芝大,一天能体验四季——如果你熬得过这一天。”
罗切斯特大学(纽约州罗切斯特)
“别人家的彩虹是弧形的,我们的彩虹是白色的(全是雪)。”
年均降雪超过254cm(≈3个姚明),曾创下单日降雪76cm记录。
学校甚至一本正经为不适应当地气候的同学出了“南方学生求生指南”。

至于不下雪的日子,可能是在下雨。

“如果你喜欢雪,泥泞,潮湿,阴天,就选罗切斯特” Reddit用户elkrange

【烧烤组】:太阳过于热情,晒黑只需5分钟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SU)
“在ASU,走路带火(字面意思)。”
夏季日常40°C+,地表温度煎鸡蛋实测有效。学生忠告:“选课前先看教室空调制冷够不够猛。”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州)
“在UT-Austin,牛仔帽不是为了耍帅,是为了遮阳。”
夏季体感温度轻松45°C,且紫外线强度爆表。
校友建议:“买防晒请参考NASA宇航员标准。”

【致郁组】:太阳是奢侈品,emo是日常
有些地区雨水多湿度大,在这里上学,分分钟幻视“雾都”。
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华盛顿州)
“在西雅图上学的秘诀:维生素D补剂+抗抑郁歌单。”
Washington全年阴雨天数超150天,冬天下午4点天黑。

"住在华盛顿就像这样”
当地学生自黑:“我们的吉祥物是哈士奇,因为只有狗子才这么不怕淋雨。”
卡耐基梅隆大学(宾州匹兹堡市)
“在CMU,除了会编程,还要会算下雨概率。”
匹兹堡地区一年几乎1/3时间在下雨,冬天湿冷魔法攻击。
CMU学生名言:“我们不是卷,是下雨天除了肝作业还能干嘛?”

最后
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也有着不同的“Sliver Lining”。
西北地区的学校也许冬季严寒,但能尽情享受滑冰、滑雪乐趣。
某些地区或许高温时间长,但也能轻松养成“健美小麦色”。
再不济,多雨地区让太阳天显得“弥足珍贵”,此后更懂得享受人生呢?
罗切斯特大学的“南方人保命指南”中,有学生写下这样一段“求生心得”:
“起初,寒冷对我来说是个冲击,但随着我学会如何与之共存,我也学会了去爱它。
覆盖着雪的校园很美,寒冷的空气很清新。
在这里度过几个冬天后,冷冽的美景成为我爱上罗切斯特的原因之一。
无论你来自何种天气,我保证你都能度过难关。”
在选校时,天气固然是重要的考虑维度,但最终还是要找到热爱的校园氛围、愿意为之努力的学术目标。
当你从容地在美国的大雪天赶早课,在西部的暴雨中找教室,恭喜你,已经成为了“强者”!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