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有希望进入“世界一流”的中国高校
背景:国务院11月5日发布《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
上个世纪末期中国政府决定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继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中国研究型大学与国外研究型大学的差距迅速缩小。据有关统计,“211工程”实施前10年,中美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总经费、纵向科研经费之比,已由1995年的1:23.4和1:34分别缩小到2005年的1:3.6和1:6.2,SCI论文发表和被引频次之比,由1995年的1:15.1和1:51.7分别缩小到2005年的1:3.6和1:6.2。
除了ARWU排名外,中国高校在各个排名中崭露头角
中国少数大学和学科经过这些发展,近些年已经步入或者接近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行列。在2015年“THE世界大学排名”上,北大清华都进入了全球50强,分别位列42和47名;在2015年最新“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上,中国大陆有58所大学入选全球顶尖学科前400名,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157所大学入选。其中有7所大学的50个学科进入全球前50名。
能否进入ARWU百强被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象征,虽然中国高校在其他各种排名中名纷纷上榜,但唯独在“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百强中却鲜为出现。排名最接近的也仅仅是101-150名之间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
最好大学网根据ARWU排名预测:2020年前最有希望进入(ARWU)“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高校
No.1 北京大学
2015年10月份,北大知名校友——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是除文学奖等奖项外,新中国建国后最先获奖的本土科学家,同时也填补了北大在校友获奖指标(Alumni)的空白。另一方面,5年内北大在《自然》《科学》(N&S)杂志发文量已经排到全球前100。
这两项关键指标在国内也是屈指可数,仅清华可与之比肩。北大最快明年可进入百强,在2020年前进入“世界一流”亦指日可待。
No.2 清华大学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在西南联大清华研究院研究生毕业,1957年,他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算是清华最早的诺奖校友(Alumni)。
另外,清华大学5年内在《自然》《科学》(N&S)杂志的发文量也排到全球100以内,与北大并驾齐驱。
No.3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在国家和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抢抓发展机遇,持续深化教育改革,总体实力和水平处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各项国际可比指标快速接近世界一流大学”。
同时ARWU的一项指标显示上海交大的国际论文总量(PUB)已经排进了全球20名内,使得上海交通大学在建设一流大学的道路上显得格外夺目。
No.4 浙江大学
近年来,浙江大学按照“跻身、稳居、前列”三步走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愿景,聚焦在2020年前后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目标。学校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大力优化学科布局、师资队伍结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动科研内涵发展,使得办学质量、综合实力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各项事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为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作为ARWU的关键指标,浙大的国际论文总量(PUB)也已经排到全球20以内。
No.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除了以上高校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显示出成为“世界一流”的巨大潜力 。虽没有北大、清华有获奖校友和《自然》《科学》的发文量,但今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高被引科学家数(HiCi)已经排到全球100以内,如果其他几项指标能有突破,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相信不是什么难事。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