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和牛津大学 名校区别在哪里?
学生生源:北大学霸太多,都是全国各地激烈竞争中挑选出来的。格外强调激烈二字是因为中国的高考文化导致所有学生几乎都在这条路上比赛,一千万考生,最终只有大约3500人被录取,最终能够进入北大的都是全国各地极其聪敏,或者极其勤奋的学生中,运气还比较好的一批。牛津的本科生录取不太了解,不好置喙。不过其高昂学费,已经让许多贫寒家庭出身的学生,望而却步。而且能够申请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本身家庭条件在各个国家也都属于至少中产,所以更大程度上感觉牛津像是一个贵族学校。从其学生的课堂表现来讲,并没有北大那么多那种能够让你感觉到压力山大的同学。私人感觉从生源学识来讲,北大略胜。
教育资源投入:牛津的教育系统,给予了每个本科生极大的资源投入。学生在大课堂上上完了课,还会有学院的这个专业方向的教育帮助解答问题。而且教学不是国内高校一般的研究生助教,而多数都是真正的教授,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来给学生解答问题。这种教育系统在每个学生身上投入的教育资源,完胜其他所有其他类型学校。而北大,据我所知,也在极力引进这种导师制,不过大环境所限,已经过去了好几年,效果并不理想。因为所需要的资源投入太大,以目前北大的能力,还做不到这一点。教育资源投入,牛津完胜。
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北大讲究通识教育,本科生除了自己专业课的学分外,还必须要修满ABCDE(F)通选课学分后才能毕业,涉及理工、人文、艺术、法律、社会等各个方面,所以你如果认识北大本科毕业的学生的话,一大特点就是博学,各方各面都知道一点,不过遗憾的是,每个方面都不会特别精通,人的能力是有限的,通识教育虽然能够极大拓宽人的知识面,不过对于打好专业基础并没有大的帮助。而牛津对于专业课的要求非常严格,学生通常在考试前夕压力很大,在跟教育进行教学之前也需要做足充足功课。而且因为学期短,学习时间紧凑,通常压力会很大。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对于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会更好。但是就其通识教育方向,据我所知,牛津并没有特别要求。
人才培养模式,两校模式不一,各有特色。思想氛围:北大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傲。校园中也确实学生思想碰撞非常激烈,持不同意见的同学老师观点交互论战非常常见。学生活动也多种多样,百团大战热闹非凡,BBS辩论激烈。讲座中邀请的各种观点的学者社会人士也五花八门,学生能够比较全面的了解国内各种思想。不过注意是国内,中国现今的大环境决定了学校培养还是以为国家社会服务为主,虽然北大学生已经算是思想比较前列,不过视野还是略显狭窄,还主要局限于国内事务,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也仅限于国境线内。而牛津的学生则会更加国际化,考虑问题会持有全球视野。而北大引以为傲的思想自由,在西方社会其实不过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情。我们自认为这么努力的走在时代前列,却突然发现这不过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落后罢了,这确实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当然这与现今世界主要为英语世界所掌控有关,也不可否认牛津的国际视野对于陌生的东方文明也会有些盲点。不过总体考虑,思想自由活跃氛围,牛津胜。
毕业生精神面貌:牛津学生因为接受的是在世界上更为同行的英语教育,牛津又在全世界都有良好声誉,因而其学生相比北大学生会更有自信,沟通能力(英语)会更好。北大学生在国内完全没问题,专业、见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好,可是出了国门感觉就不会那么顺利,当然近年来北大在英美的地位也在逐年抬升,不过由于其国际化程度不高,还远没有到在国外家喻户晓的地步。不过牛津学生在中文世界可能就没有那么优秀了,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中国学生在牛津毕业后,很多专业词汇中文不会讲,这如果回国工作的话,确实是一个问题,还有对国内问题的不了解,其在中文环境中有可能会受挫。所以,从毕业生精神面貌来讲,中文世界,北大胜。英文世界,牛津胜。
声明: 本文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观点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举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