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推进“老校长下乡”工作,助力乡村学校发展
近日,京津冀“老校长下乡”工作推进会在河北阜平召开。此次会议旨在总结推广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老校长下乡”工作经验做法,进一步推进京津冀“老校长下乡”工作。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介绍,教育部关工委开展的“老校长下乡”工作于2016年10月启动,初步确定北京、浙江、贵州三省作为试点地区,帮助贫困地区中小学实现教育扶贫。“老校长下乡”工作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贫困地区、薄弱校辐射,发挥老校长在阅历、经验上的优势,带动农村中小学改革发展。是基础教育领域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的一项品牌工作,也是推动关心下一代事业更好发展的重要举措。
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表示,近期 “老校长下乡”工作支援区域进一步拓展,北京从密云拓展到延庆,阜平从过去的5所学校增加到12所学校,新增了7所中心校。此外,在老校长和助理队伍中,新增加了17位老校长和17位大学生志愿者。今天会后,8位老校长将与阜平7所新增中心校对接。
据介绍,首批参加“老校长下乡”的15位老校长已经投入到“老校长下乡”工作中。“老校长下乡”工作开展两年多来,当地学校的硬件设施条件以及教师专业水平均有提升。张雪说,很多学校的教师用上了电脑,教室里也增加了白板设施。在河北阜平县举行的全县教师四项技能大赛上,老校长们辅导的城厢中学10名参赛教师全部获奖,4名获得一等奖,名列全县第一名。半沟小学1人获得一等奖,是学校近20年来首次获该奖项。
此外,为建立“老校长下乡”工作长效机制,在教育支援点的选择上,把河北阜平与北京密云一起纳入北京的“老校长下乡”工作范围。同时,将组织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选拔研究生志愿者,担任老校长助手。
在配套工作机制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印发了“老校长下乡”工作通知,同时印发了“老校长下乡”助教密云、阜平、大学生志愿者助教等4个工作方案,以及“老校长下乡”助教阜平、密云两个乡村学校协议书。
在经费保障方面,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将“老校长下乡”工作纳入北京市支持乡村学校发展计划,相关费用列入政府财政预算支出。
教育部关工委主任李卫红在讲话中用“两个到位”“两个精准”“两个创新”“两个突出”高度总结了北京“老校长下乡”活动的经验,她指出,北京“老校长下乡”试点工作抓得紧、抓得实,做出了特色、做出了成效,为活动深入开展开拓了新思路、提供了新经验。李卫红强调,各级教育系统关工委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五老”优势,按照“选树典型、以点带面,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稳步推进 “老校长下乡”活动在京津冀地区深入开展。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