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前,我在天上挑妈妈”
泰戈尔在《孩童之道》中写到:
“只要孩子愿意,
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
他之所以不离开我们,
并不是没有缘故。”
父母与子女一场,是一次修行。
我们足够优秀,孩子才选我们做他们的父母。
—— 题记
羊城初冬,阳光和煦。2019年12月6日,中大附属外国语中学迎来了参加第二次MYP家长工作坊的爸爸妈妈们。本次MYP工作坊的主题为“服务与行动SAA” 、“学习方法ATL” 、“评估Assessment”。



01
服务与行动
梁华云、侯杰两位老师向家长展示了孩子们本学期已经做过的服务与行动,例如,湿地保护宣传、新西兰校长交流、武术、缫丝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等。家长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他们可以为孩子的服务与行动贡献什么,在这个活动中,家长们献言献策,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会和渠道。
最后,家长们以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基础,分组制定了服务与行动的方案大纲,比如,消除贫困计划——为滞销农产品的农户提供服务与行动。家长们高度投入到课堂中,为孩子们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02
学习方法
第二站是柯梅英老师和宫思凡老师主持的“学习方法ATL”Workshop。首先,老师们给家长抛出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 “你对孩子的期望是怎样的?” 紧接着,老师们展示了IB十大培养目标,又提出了“怎样的教育才是为未来而教的教育?”带着这两个问题,家长们通过小组讨论,以Gallery Walk的形式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家长展示完后,两位老师向大家展示了IB的学习方法,又向家长介绍了我们怎样在课内外培养孩子的学习方法,例如“大鱼计划”等。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学习,家长们对IB倡导的学习方法纷纷表示认同。
03
评估
在万瑾老师负责的“评估”环节中,导入部分,家长观看了“IB是什么”的视频,每人写下三条获取的信息,并让家长提出想要更多了解哪些信息;在发现环节,小组合作进行Table Reading,获取关于总结性评估、形成性评估的介绍,接着,家长通过Seesaw App材料阅读,明确中学项目评估标准及成绩水平;在延伸环节,在未告知具体标准的情况下让每位家长画一朵花,并集体评估哪位家长画得最好,从而引出澄清说明,然后各位家长依据ABCD四个标准的澄清说明互评对方作品;最后,在大家评分不一致的情况下进行标准化评估,确定总结性评估的最终成绩。


在“教子有方、家长分享”环节,家委会会长郭建琳女士以“中华教养之道——你心中的孩子”为题,向大家诠释了蕴含在中华文化之中的育人方法:心中有象、心中有光,让爱与智慧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涓涓流淌……
在分享环节的最后,郭会长动情地吟诵了这样一首小诗《挑妈妈》,让在场许多家长与老师热泪盈眶:
你问我出生前在做什么,
我答,我在天上挑妈妈,
看见你了,
觉得你特别好,
想做你的儿子,
又觉得自己可能没那个运气。
没想到,
第二天一早,
我已经在你肚子里。
我们倾注一生培养孩子,其实到头来发现这个过程也是在成全我们自己,孩子总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让我们在为人父母的修行中不断充足自己。我们看起来是在培养孩子,其实是孩子在成就我们自己。
校园参观:12月14日、21日
学校地址:广州市黄埔区丰乐南路438号(黄埔花园旁)
咨询电话:400-900-8516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