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福学生妈妈的育儿方法!看看你能学会几条!
每个孩子不同,育儿方法自然也会不同。因此一点,你是否放弃了哪些育儿类的书籍,想自创出属于自己的育儿之法。有这种观念,好处与坏处都有,其实有时候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帮助你看得更远。以下是一位斯坦福学生妈妈的育儿方法,看看你能学会几条!
脑力:幼儿期体验更丰富的孩子更聪明
孩子的大脑犹如一张白纸,任何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体验,拒绝循规蹈矩的生活。
建议:在孩子8岁前让孩子尽量多看、多听、多接触不一样的东西。
比如:每天换一条路回家,换一种口味的食物,看不同的书,听不同的歌,甚至是孩子接触不同物体时,所感受到的不同触感、温度、气温,都能让大脑不断得到刺激,这也是无所谓的淘气的孩子更聪明的原理。
阅读理解能力:鼓励孩子把书上讲的东西说出来
在亲子阅读上,孩子还不会抬头的时候,只要有空就躺下啦读书给孩子听,等孩子会说话时,不光读,你还可对孩子说:“接下来你来读给妈妈听哦!”或是读完后,再叫孩子“给爸爸说说这本书讲的是什么吧。”
让孩子吧内容讲给别人听,其实就是间接督促孩子自己去理解,并用语言说出自己的理解,这个过程等于给大脑做了一次阅读理解的小体操。
身教重于言传,努力为孩子营造爱阅读、爱表达的家庭氛围。
集中力:陪孩子进行时间长、需要耐心的活动
有集中力的孩子,才能充分发挥专注于学习,在短时间内取得成效。
建议:可以让孩子帮忙做菜。做菜对于提升集中力非常有效,切、炒、定时等等烹饪中的动作,如果不专注就会受伤,做错一个 步骤,味道就会变。
除了做菜,父母孩子一同进行任何孩子感兴趣,且需要长时间耐心的活动,比如走迷宫、乐高、解谜、乐器等等,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在参与中对孩子的陪伴与鼓励。
想象力:编故事给孩子听
想象力丰富的孩子,会有更强的创造力,未来世界需要的正是有创意有新意的人。
每晚睡觉钱,父母除了读书上的故事,还可以自己编一套系列故事给孩子听。之所以给孩子编故事,一是想制造一些属于亲子间的回忆,专属家庭的故事,这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另外一个则是希望孩子从小在没有图片和文字的情况下,光用耳朵听,顺着父母的描述,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力,描绘故事所呈现的画面并在幻想的世界里得到无限的乐趣。
学习能力:在游戏中学习
兴趣是学习能力的来源,比如说在认字上,可以自创或搜集一些相关的小游戏:
学拼音时,她把拼音小小的写在字的下面,然后贴到远处,接让孩子看字说出拼音,如果孩子说不出来,就让他跑到纸前面再看答案。
看完后告诉孩子:“不是妈妈教会你的,而是你用自己的身体记住的。”
在这些游戏中,孩子自然的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
判断力:多问孩子的选择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能帮助到别人,能被父母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明白开动脑筋,自己做出判断是一件好事。
在今后遇到人生选择时,也更习惯不依赖他人,审时度势,自信的做出自己的选择,说出自己的看法,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倾听、陈述意见的能力:让孩子参与到大人谈话中来
我们常说大人说话小孩不要插嘴,但其实,如果大人说话时不让孩子参与,会让孩子觉得周围人的谈话和自己没关系,养成“把耳朵关起来”的习惯。
今后到了课堂上,听到重要的事情也好,不爱听的也罢,也会习惯关上耳朵。
幽默的能力:多逗孩子笑
有幽默感的人,能开的起玩笑的人,总是更受人喜欢,在低落时也更懂得用自嘲调节自我。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