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要不要给孩子配手机?关键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这年头,很多孩子都有手机了,家长给孩子配手机,本意是方便与孩子的联系,谁知手机打游戏、看直播、聊天却成了孩子们用手机更为常见的场景,那么家长该如何管理孩子正确使用手机呢?
首先为孩子购买手机后,应和孩子一起认真研究手机使用规则。明确一些“严禁”事宜:手机不准上网,不准使用手机接收或传递不健康信息包括图片与视频(近期各大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表明手机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危害到了不管不行的地步);如上课不准使用手机,晚间做作业期间不准使用手机;每月发短信量控制在200条以内;晚10点以后不准打电话与朋友联系,与朋友之间的电话联系一次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等等,此项规定一定要具体,要根据孩子及家庭的实际情况约定。
其次要规定奖惩措施。如每月规定使用话费五十元以内,超支有处罚,节省有奖励,鼓励孩子正确使用手机的行为。奖惩措施可根据孩子的兴趣及喜好,力求“奖”在孩子的兴趣点上,“罚”在孩子最痛处。
这些规定在制定时必须要和孩子一起商量讨论,父母和孩子都可以拿出自己的首选方案,最后的方案须经双方同意认可。规则制定后,要求孩子必须严格遵守,父母可行监督之责,定的时候是人性化的,执行的时候必须是不留情面的。要让孩子知道规则的意义,规则就是不能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去随意违反,从小灌输这样的规则意识,孩子将终身受益。
如果一直未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的家庭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孩子很反感被束缚,一管就跳,这样的家庭需要从头做起,家长要有非凡的耐心一点点为孩子输入这样的意识,从“定时交作业”这样一些小学就该知道的规则教起,在规则的建立进程中没有捷径可走,欲速则不达。
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大的,手机本身也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家长正确管理加以引导,手机不但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也会成为生活中重要的工具。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