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家长群该不该叫停?
又到开学季,不少中小学幼儿园以班级为单位建群促进家校联系又活跃起来,这还不算幼儿园小班,小、中、高一年级新建的群。
原本以促进家校联系的群,实际却发生了变异,有的学校在其中发布教学内容,家长好比“助教”一样被绑架在学校教育中,产生心理焦虑的同时也给学生造成更大的课后负担;有的群还异化成“攀比群”“马屁群”甚至培训机构的“广告群”。
毫无疑问,家长QQ群、微信群等的流行和普及,已经成为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和方式。从布置作业到家长给孩子请假、学校组织活动需要家长配合,再到家长就班级学生们的学习情况提出建议和意见,供学校和老师改进工作等等,都可以在“家长群”里面来完成,随时随地、省时省力。这种学校和家长、老师和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全新的交流和沟通平台的出现,也算是一种与时俱进。
但是,各种班级群、家长群的盛行,也带来一些问题和弊端,遭到了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吐槽。比如不少家长反映,对于一些超过课程标准的知识,老师按规定不能在课堂上作要求,于是通过微信群布置,教的重任就落在了家长的肩上。再比如按照教育部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能布置书面作业,而各种家长群就成了变相违规的渠道。当家长群异化为“助教群”,无形之中就加重了家长们的心理负担。
然而,围绕家长群的异化所导致的问题,还不止这些。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很多家长群已经变味了,慢慢沦为了“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既让人生厌,又让人无奈。
一些家长喜欢在群里晒自己孩子所取得的各种成绩、荣誉,无形之中在家长当中造成了攀比心理,也加大了其他家长的焦虑情绪。而有些家长为了讨好老师,无论老师随便在群里说句什么话,家长就又是点赞,又是送花,或者是一片讨好、奉承的话,结果既让老师感到难为情,同时也让其他家长不满。
实际上,家长群就是供老师发布各种信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快速高效、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家长不能把其当成是普通的聊天群,在里面聊一些和老师工作、学生学习无关的事情,同时也不能把其变成一个讨老师欢心,给老师留下所谓好印象的地方。
为此,在建立“家长群”之初,就不妨订立群规,约法三章,以避免以后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对于违反“群规”的家长,要给予及时的提醒和警告,一再违规者,则实行禁言制度。“家长群”的良好生态、和谐氛围,关系到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老师和家长的沟通等等,所以确实需要“减负”,需要各方共同的呵护。
家长群如何回归交流、沟通、互相进步的本质?小编觉得,解决家长群变质问题,需要遵守规则,家长和学校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家长回归理性。
作为父母,更要从自身做起,遵守群规,为孩子成长树立榜样。平时所谓的晒娃、晒旅游、炫富、代购、投票等等,更没有必要在家长群里秀了。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