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世界第一 手机蓝光要背锅
前段时间,#没有近视的人是天选之子#话题很火,大家纷纷想起了,身边不戴眼镜的人,
和曾经那个不戴眼镜的自己!
是谁让中小学生戴上眼镜的?为什么现在青少年“四只眼”越来越普及,这跟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无节制使用密切相关。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达6亿,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上升,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
我们都知道智能手机发出的蓝光对眼睛有伤害,但一项最新研究解释了蓝光能造成的伤害程度。
研究人员称,视网膜上面一些重要的分子会吸收这些蓝光,并会产生能杀死细胞的有毒化学物质。
这种伤害可导致视力出现较大的盲点,这也是黄斑变性的典型特征。黄斑变性会导致失明。
俄亥俄州托莱多大学的研究小组呼吁公众不要在暗处使用手机,因为这会使瞳孔放大,导致更多的有害蓝光进入眼睛。
美国国家眼科研究所的数据显示,老年性黄斑变性是5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丧失的主因。
当视网膜中心附近椭圆形的黄斑区受到损害时,就会出现视力丧失。黄斑区的状况决定视力水平。
黄斑变性患者通常会觉得中心视觉区域视力模糊,甚至出现“盲点”,而且随着视网膜细胞坏死,视觉模糊和出现盲点的区域会扩大。
对黄斑变性的治疗包括使用药物治疗防止眼内形成新生血管,以及破坏异常血管的激光疗法等。
在此次研究中,研究小组把重心放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发现的一种维生素A能够把光转换成能量代谢。
感光细胞(通常被称为干体与锥体细胞)通过视网膜将光线转换为信号,并传递给大脑。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卡如那拉西恩博士告诉每日邮报网站说:“人的眼睛反射紫外光(比如来自太阳)的能力很强,但会让蓝光进入眼睛,视网膜吸收蓝光的能力也很强。”他是托莱多大学化学和生物化学系的助理教授。
卡如那拉西恩博士指出,仅仅是蓝光,或是没有吸收蓝光的视网膜不会对细胞有任何影响。
他补充说,当视网膜暴露于绿色、红色或者黄色等浅色时,不会有任何反应。
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分子能够阻止细胞的死亡,这是一种维生素E的衍生物,也称为α生育酚。
卡如那拉西恩博士说:“感光细胞受到的伤害不可逆,所以维生素E的衍生物目前也只能减轻这种伤害。”
“目前我们正在筛选更多的分子,看它们是否能终结这种损害反应。”
他解释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吸收了蓝光的视网膜防受损能力也在减弱,导致黄斑变性。
卡如那拉西恩博士说,有几种办法可以保护眼睛:佩戴可以过滤掉紫外线和蓝光的太阳镜,在手机上贴上蓝光滤膜,不要在暗处玩手机和平板。
他说:“在暗处看手机非常有害,因为瞳孔会放大,从而使更多蓝光进入眼睛,导致伤害。”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