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要警惕的未成年人防游戏沉迷新规“漏洞”!
往年放假,孩子们组队打游戏是一道相当吸睛的“风景线”,孩子们之间,不管熟不熟悉,只要拿上手机组成一队,那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不过,自从去年8月起,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出台;而今年春节是游戏防沉迷新规后的第一个寒假,那么新规的落地效果究竟如何呢?没有了游戏,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更加充实了吗?
我们来听一听孩子们的心声:
“这防沉迷不能改改嘛?要疯了都,现在约好朋友玩王者荣耀难得要死了都!”
“打防沉迷号就是和时间赛跑!!!要在游戏时间赶紧把一局游戏打完,否则很可能就要被强制下线而输掉比赛。”
还有孩子们发现:现在微信小程序里贪吃蛇、跳一跳这种小游戏也被限制了——这些都要归功于史上最严的未成年人防沉迷游戏新规。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伽马数据此前发布的《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称,严格的管理,加之行业的努力,以及家长意识的提高,显著降低了高频次进行游戏娱乐的未成年人比例,使得大部分未成年人只能选择偶尔进行游戏娱乐。
伽马数据调研则显示,85.8%的未成年用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约九成家长表示明确支持现行的防沉迷举措,四成家长能直接感知到近期孩子的游戏时长存在大幅或小幅减少。
于是在这个春节,孩子们哭诉无法玩游戏的画面传遍网络,甚至不少孩子组团前往应用商店,对王者荣耀给出1星的评分。还有一个学生在评论里说道:太麻烦,每次登陆时间还要进行人脸识别!退钱,给我退钱,不退钱我就给你打1分让你下架!
需要各位家长继续警惕的是,还有一些绕过防沉迷系统的漏洞存在。
1. 在电商平台上租号或者买号
这些店铺在产品介绍中专门强调账号不限制游戏时间,很明显是为未成年人服务。
2. 使用家长的账号来绕过防沉迷
此前网络上有一个“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拿五杀”的段子,这就是典型的孩子使用奶奶的账号进行实名认证和人脸识别,以此来规避防沉迷。
3. 游戏代练平台
比较典型的是游戏代练App“代练帮”,它以“发单返现金”、设立“王者荣耀”专区的形式引诱、鼓励包括未成年人在内的用户通过其平台进行商业化、规模化的《王者荣耀》游戏代练交易,未成年人因此能够绕开“防沉迷”机制进入游戏。
好消息是,“代练帮”因允许向未成年人提供代练《王者荣耀》服务,所在运营公司已经在今年1月被腾讯告至法庭。
然而坏消息却是,像这类的游戏代练平台,在电商平台,以及各大应用商店,比比皆是,防不胜防。
4. 选择没有游戏防沉迷的国际服
国际服可以理解为除了国服之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服务器。由于国内游戏玩家较多且游戏政策与外国有差别,通常会单独设立国服供玩家游玩,而国际服则是给国外玩家游玩的。
国内游戏防沉迷新规落地,但是对于国际服是不适用的。因此很多网站出现了各类游戏的国际服软件下载。
尤其以未成年玩家居多的王者荣耀为例,一家提供王者荣耀国际服软件下载的网站宣称:很多小伙伴们都为了防沉迷而苦恼,小编就为大家解决这样的问题,这款游戏都是大家熟悉的场景和英雄,虽然英雄外表改变但是技能什么的都是完美还原的,并且小编还为大家准备了英雄对照表让玩家能够轻松上手。
以上是我们给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新规落地后的一些漏洞,当我们看着孩子想尽办法要玩游戏、要多玩游戏、要玩得更久、要一直玩游戏,我们更应该反思的是,没有游戏,孩子的假期真的可以变得更加充实吗?
以我在春节的所见来说,一部分孩子还是在用父母的手机和账号玩游戏,一部分孩子刷抖音打发时间,还有一部分的孩子则转而投入了电视的怀抱——这并不符合我们的期待,我们希望他们可以放下电子产品,去学习、去运动、去阅读、去与人交往。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