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学录取通知书一定是“纸质”的呢?
随着八月份的开启,相信已经有很多同学陆续拿到了期待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高考考生们来说,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大学生入学的凭证,也是高考考生们通向未来的“钥匙”,而对于大学来说,录取通知书是大学给学生、家长们发出的一张“名片”,记录着大学的文化、精神,同时,通过独具特色的录取通知书,大学也能够借机宣传一把。例如清华大学今年的手工录取通知书可谓非常“酷炫”,吸引了大量网友的关注。
随着信息化的建设,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无纸化”,一方面保护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让我们的生活、办公更加的便捷。“纸质”的大学通知书由来已久,在这个信息化的背景下,大学通知书能够“脱纸”吗?2014年,西交大的录取通知书便采用了“电子”通知书,这在国内是首创。
大学电子录取通知书有诸多的优点,对于高校而言,不仅实现“无纸化”,在无形之中降低了很多的成本,而且对于高考考生和家长来说,即免去了长时间等待录取通知书的焦虑,也避免了录取通知书在邮寄、存放等过程中的遗失,非常便捷。从技术角度上看,如今大学录取通知书完全可以实现“电子化”,那么,大学为什么不取消“纸质”的录取通知书,还要挖空心思在录取通知书上做文章呢?
“纸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具有不可取代性,对于高校而言,录取通知书是学校的“名片”,包融了一所大学的精神、文化,同时,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是大学良好的宣传窗口,一份精心设计的录取通知书,代表了大学对每一个新生的态度,例如陕西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连续12年都是由学校的退休老教授用毛笔亲手写的,这样一份沾染浓厚墨香的录取通知书,是冷冰冰的“电子”通知书无法比拟的。
另一方面,考生被大学录取后,有一些物件是必须给考生邮寄的,例如交学费用的银行卡、入学须知等等,甚至很多名牌大学还会给新生邮寄暑假的应该读的书、通识教材等等。因而,邮寄纸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是大学高考录取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马虎不得,如果全部采用“电子”的形式,虽说很有创意,但显得诚意不足。
对于学生来说,“纸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也是一种象征,是多年苦读的收获。而且,大学录取通知书能够让考生享受火车票半价的优待,甚至很多商家、旅游景点等地,拿着录取通知书也是能够打折的,要是没有“纸质”的录取通知书,那就享受不到这些待遇了。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当下,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完全有这个技术实现“电子化”,从而取消“纸质”的录取通知书,这样可以为高校节省很多的录取成本呢,但“纸质”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还是需要永远的保留着,你们觉得呢?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