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万年薪聘中小学老师:博士真的可以去?

10月21日,经过一个多月招聘流程,龙华区教育局官方微信公众号“龙华教育”发文称,共吸引海内外超3.5万名应届毕业生报考,最后来自全球62所院校的491人入围体检。
在入围体检的491名毕业生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23人,占比86.2%;博士23人,其中来自国内顶级名校北京大学6人、清华大学5人。A类双一流院校314人、部属师范62人、世界排名前100高校61人,占比89%,另有中央美术学院等专业院校26人。

从院校分布来看:北京师范大学54人、北京大学48人、清华大学28人、东北师范大学27人、华中师范大学24人、武汉大学22人、华东师范大学21人、中山大学16人、中国人民大学15人、厦门大学15人、香港中文大学15人、华南师范大学15人、北京体育大学12人、爱丁堡大学11人、南京大学10人、山东大学9人、中央民族大学8人、哈尔滨工业大学8人、复旦大学7人、吉林大学7人、浙江大学6人、香港大学6人……

巨大反差引热议
通常来说,年薪30万对于清华北大毕业的硕士,博士毕业生来说真的就是小菜一碟,并不会引发如此广泛关注,仔细分析一下,引发热议主要有两个点:
一、大家普遍认为中小学比较穷,一直都是清水部门。
最关键的给出这个价位是大家一向认为比较穷困的“中小学”,在人们心目中,中小学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不可能给出高薪,长期以来也很难吸引到足够优秀的师资去任教。这种认识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刻板印象,所以年薪30万超出了常识的范围,有点出人意料,才会引发广泛关注。
二、人们骨子里认为中小学那点知识太浅显,普通本科足矣应对,需要博士任教吗。中小学那点基础知识都比较地级,本科生教学绰绰有余,拿博士去任教岂不是人才浪费,何况是清华北大毕业的硕士博士,居然有清华北大11名博士前去应聘,也是让人们大跌眼镜。
北上广深博士任教中小学成标配
无独有偶,2018年,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也是刷了屏,不是因为高考成绩,也是其公布了其2019年拟招聘的35名教师名单,其中清华、北大的毕业生就有20人,甚至还有1人毕业于哈佛大学,且35人均是顶级名校研究生学历,其中8人是博士(3名博士后)。这个豪华名单在南方以致全国都引发了热议。
据了解,目前深圳中学共有教师400余人,其中硕士200多人,博士30人。教授、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竞赛金牌教练、名教师等40余人。
校方称,近几年从哈佛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海内外名校引进了百余位优秀毕业生,进一步优化教师结构,为学校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北京,人大附中的招聘名单也曾引发广泛关注,都是因为这个原因,并引发广泛讨论翻出来人民大学附中的招聘计划猛一看,这个名单你一定认为是某个“双一流大学”的进人计划,其中不乏清华大学,纽约大学这样的世界顶级名校的博士,难道是博士就业那么难?
还是重点高中本就要求高了?


上海著名的上海中学的要求,门槛也很高。

是博士过剩还是水涨船高?

当然博士们可能也有自己的考虑,一个稳定的,有编制还算比较高薪的事业单位岗位,还是有很高性价比的工作,而且还会附带很多额外福利,比如学区房入学问题,别人可能需要大几百万买房子才能进去的学校,你可能只需要一个教师身份就能把孩子送进去,这等于剩下上百万的差价。

综合来看,博士们并没有过剩,毕竟清华北大毕业的博士,去不太热门的211大学还是很受欢迎的,如果985高校不再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也很有机会。读到博士,大家都不傻,都是综合评估自己的优势劣势。
当然水涨船高是必然趋势,中小学之间的PK和竞争也是不言而喻的,综合实力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师资力量和水平,所以博士也会被高度重视。
名校博士进中小学,来自两个维度的压力,一个是高中学校方面,教育、高考的竞争,需要一流的人才提升学校竞争力;另外一个维度是高学历人才水涨船高,进高校做科研压力增大,对很多高学历求职者来说,高校也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人民日报的评论认为,围绕这种变化,每有名校硕博竞聘高薪中小学教师岗位,总会有“大材小用”“值不值”之类的质疑声音。诚然,就提升学生课业分数而言,名校硕博并不见得有必然的优势,但是教师的素养和视野,对引领学生成长、放大人生格局有不言而喻的重要性。因此,高学历人才投身基础教育是教育事业之幸,“值不值”的争论可以休矣!
需求侧、供给侧都有需求,未来也许我们会看到更多名校生走进中小学课堂。
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如果你有其他态度和观点
欢迎文底留言讨论
▷本文由学术志综合自南方+(南方日报记者 孙颖 唐小艳)、南方都市报(nddaily,记者 朱倩)、龙华教育公众号、人民日报 、北京日报、澎湃新闻
硕士博士你在中学还好吗?http://suo.im/4ZiiRa
____________
中国大学教育 ID:cncollege
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 关心大学教师成长 / 关怀大学生成才
大学,有大学问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