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学生毕业后都如何了?

“教育扶贫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接受高等教育,能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是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近年来,扩大重点大学面向农村地区定向招生规模,提高农村学生比例,让更多贫困家庭孩子有机会接受更好教育,一直是中国高等教育工作追求的目标。
越来越多的高校向农村学子敞开怀抱,而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农村大学生又会选择怎样的发展道路?
更多受雇全职工作
更多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发展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76.1%,高于2018届全国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2.3%)。高职高专方面,农村大学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为81.7%,也高于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76.1%)。选择继续深造也是2018届农村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之一,其中15.6%的本科农村生源表示“正在读研”,5.3%的高职高专农村生源选择“毕业后读本科”。
2018届大学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选择在“地级及以下城市”就业的比例(本科:57%,高职高专:63%)也高于2018届大学毕业(本科:53%,高职高专:61%)在该城市类型就业的比例。




①就业满意度:农村大学生<非农村大学生
农村大学生就业质量如何?
在就业满意度方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4%,比同届的非农村大学生低6个百分点;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的就业满意度为62%,比同届的非农村大学生低6个百分点。
②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农村大学生>非农村大学生
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方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为74%,高出同届的非农村毕业生5个百分点;2018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中,农村大学生毕业半年后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的比例为64%,高出同届非农村毕业生5个百分点。

③月收入:农村大学生<非农村大学生
数据显示,农村大学生的月收入与非农村生源的月收入也存在差距。
具体来看,2018届农村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为4469元(本科:4935元,高职高专为4002元),低于2018届非农村大学生月收入287元(本科为5281元,高职高专为4231元)。

麦可思研究显示,2015届本科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851元,比当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072元)高779元;而到了毕业三年后收入上的优势进一步扩大,2015届本科农村大学生三年后(即2018年时)月收入为7188元,比2018年农民工月均收入(3721元)高3467元;同时与2015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相比涨幅达到87%,高于2015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收入涨幅(84%)。
2015届高职高专农村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325元,略高于同期农民工月均收入(3072元);而到了毕业三年后收入上的优势明显扩大,2015届高职高专农村大学生三年后(即2018年时)月收入为5816元,与毕业半年后相比涨幅为75%,明显高于同期农民工(2018农村大学生年月均收入3721元,与2015年相比涨幅为21%)。高等教育帮助农村大学生实现代际向上移动的作用得到了体现。
数据说明:
2018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于2019年3月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为15.2万。
麦可思曾对2015届本科毕业生进行过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2016年初完成,全国本科生样本约12.3万),2018年底对此样本进行了三年后的再次跟踪评价,全国本科生样本约3.6万;
____________
中国大学教育 ID:cncollege
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 关心大学教师成长 / 关怀大学生成才
大学,有大学问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