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 | 华美创始人之一叶立强博士跟你聊聊“育儿经”
2021-02-02

华美教育--适应变化的未来 创造美好的世界
Adapt for the changing future,
contribute to a better world.
叶立强博士身上有很多亮闪闪的标签:“华美五位创始人之一”、“圭尔夫大学数学系首批华人博士”、“华美常务副校长”、“华美一线数学老师”等等。
叶立强博士
但是你可能不知道,叶博士也是一位非常骄傲的“老父亲”。
叶博士的儿子叶佳嘉(1984年生人),也是一位超级学霸。他是华美校友,华美金牌学生,加拿大多伦多大学Engineering Science毕业生。目前在加拿大TD银行(即道明银行集团,是加拿大领先的五大银行之一,加拿大口碑排名连续多年蝉联第一)就职,从7万多人中被遴选为列席董事会的七位精英之一,时任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而今天叶博士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他的育儿经。

▲叶佳嘉从7万多人任职的TD银行被遴选为列席董事会的七位精英之一,时任Associate Vice President。
“超级学霸”的育儿经
没有这四大关键能力,谈什么都是虚妄
叶博士自己就是一个“超级学霸”,作为77级的高考生,他语文数学两门科目的成绩就已经超过了录取分数线,被陈景润的母校——厦门大学的数学系录取。“那时候简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超过分数线还不算,还得再‘百里挑一’一遍,所以很不容易。”
叶博士告诉我,他在大学的时候的GPA是96.1,到了硕士期间的GPA是92,博士阶段也超过了80多分。
叶博士已经在退休的年龄了,但是他仍然工作在一线,坚持非常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我的座右铭是‘要么不做,要么就做最好——to do well or not to do’。”
叶博士也是这样影响他的孩子的。

叶佳嘉的母语是英语,但是叶博士非常注重孩子的中文语言的培养,“我要求他,只要走入家门,就必须说中文。”
除了要求孩子的中文语言能力,叶博士给孩子很大的自由度。
“我从小就告诉叶佳嘉,他至少需要三种能力:诚实、自理能力、以及学习的自驱力和自学能力。”叶博士告诉我,“我绝对不会帮他做任何他有能力完成的事情。”

▲叶立强博士温馨的一家
叶博士说,从小学开始,叶佳嘉下午三点半放学回到家,自己会从冰箱里拿出一些点心,吃完以后,会打开电视机看半小时电视,然后自己关掉,拿出中国同阶段的教材,开始自学、并自己完成作业。
“每天他都会自己完成功课,我们基本上不会去管他的学习。”叶博士无不骄傲地告诉我。
到叶佳嘉五年级的时候,叶博士和夫人带着叶佳嘉回到了华美。
“当时的叶佳嘉的其他科目都能跟得上,但是中文能力不够,无法遣词造句,所以我和他妈妈商量着,就让叶佳嘉重新读一遍五年级,让他能跟得上进度。”

▲叶佳嘉担任学校晚会活动小主持
而叶佳嘉只用了三四周的时间,就迅速适应了华美的学习生活,在班里名列前茅,还获得了第一届羊城小市长评选中的“常务副市长”称号。叶佳嘉在校期间还参加了环太平洋亚太地区英语竞赛,获得全球前1%的最高奖项。
叶博士说,千万别小看孩子的潜能,别给孩子设限,在关键的发展时期培养他的几个关键能力,在需要的时候给他鼓励,才是父母该做的事情。
“我和太太从没有管过叶佳嘉的学习,更别提辅导了。”叶博士笑着说。

▲叶佳嘉在第一届羊城小市长评选中获“常务副市长”称号
“经常有家长问我孩子不听话、不写作业怎么办,其实最轻松的办法就是抓住孩子习惯养成的幼儿发展期,培养他的四大关键能力:语言、品质、自理能力和学习自驱力。那么之后就不再存在那些令人头疼的问题了。”

孩子玩游戏、谈恋爱怎么破?
考上最好的学校却不想去?
刚上一年学又想出国又怎么办?
叶博士告诉我,他们从小就给叶佳嘉充足的自主权。
很小的时候,每到周末,叶博士都让叶佳嘉自行安排自己的时间,列出计划。“他会写,譬如他会写,学习,出去玩,看电视,玩会儿游戏,等等,只要没什么出格的,我都会尊重他的选择,并会监督他按照计划执行。”
叶博士说,叶佳嘉也很爱玩,不仅成绩全班第一,打游戏也是个中高手。“经常有同学打电话问他某一关要怎么过。我尊重他安排的时间表,并没有多加干涉,因为他自己会在考前一周把电脑电源线拔了,让自己更加专注。”

“叶佳嘉那时候也有喜欢的女生,也谈恋爱。那个时候我的身份就转变了,不是父母,而是像朋友、兄弟一样聊这个事情。最关键的是,孩子愿意和我聊这件事情。他能向我敞开胸怀本身,我认为最宝贵。”
叶博士说,“我告诉他我和他妈妈就是从幼儿园就认识的青梅竹马,所以其实谈恋爱也没什么。但一定要尊重对方,遵守基本的界限。”

▲与妈妈谈心
上完五年级的叶佳嘉,在暑假自学两个月后,参加了初一的水平测试,以数学第一名、总分前茅的成绩通过了水平测试,直升了初一。
三年后,叶佳嘉以全年级第一的中考成绩初中毕业,以这个成绩可以进入当时录取分最高的华南师范附属中学,但他选择继续留在华美。
“当时叶佳嘉告诉我,他想继续在华美高中就读,因为他希望回到加拿大读大学,在华美高中的培养方向符合他的发展方向。我认为他的想法很清晰,尊重了他的选择。”
叶佳嘉在十六岁即将读高二的时候,选择出国留学。“孩子告诉我,因为我当时任校长,给了他很多压力。他说让我放心,因为他有过硬的自理能力,能够照顾自己。”
“虽然有很多担心,很多不舍,但是我和孩子妈妈商量之后,还是决定信任孩子,支持他出国读高中了。”
叶博士告诉我,孩子在国外,肯定会吃一些苦,譬如自己做的饭夹生,或是汤不好喝,或是小病小痛,但是不放手,孩子不会真正地长大。

▲华美学校建校二十周年庆,叶佳嘉(右一)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回校送祝福
“甚至在他高二暑假的时候,他竟然突然间飞回来给了我们一个惊喜。我问他,你哪里来的钱买机票啊?我还没来得及给你买机票呢。结果儿子告诉我,他自己去麦当劳打工赚了零花钱,每天还能管一顿饭、还能赚钱又能锻炼自己,何乐而不为?我当时就觉得很为他骄傲。”
包括在高中毕业选大学的时候,叶博士也并没有像大多数父母那样操心。叶佳嘉很早就为自己规划了心仪的大学和专业。
“当时他的三个申请都被录取了,在工科,计算机科学以及医学中,最终选择了多伦多大学的Engineering Science。他告诉我,计算机技术是每个人必备的能力,而医学院需要至少五年时间,会心疼自己老爸还要多为他花几年的钱,所以最后他选择了工科。我同样非常尊重他的选择。”
叶博士说,当孩子的想法一直被尊重,会更加鼓励孩子去深入思考,做出更好的、对自己负责的选择。

▲幸福的三代同堂

除了基因,我们还能给孩子什么?
叶博士说,自己和很多朋友讨论过,要培养一个孩子,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而后我们会发现,其实孩子们的差距,往往不在智商,也不在于家庭的财富,甚至不在于我们的教育环境,因为其实朋友之间,这些差距都不大。”叶博士语重心长地告诉我。
“真正的差距,在于孩子是否成长于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爱,才是孩子成长最亟需的养料。”
文 | 周晖
图 | 叶立强
编辑 | 谢翀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华美路23号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