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世华 | 认识“认识论”
走在CWA世华学校的校园里,无论是不经意间的回眸,或是刹那间的一瞥,总能在有意无意间看见一个个充满哲思的问题——
“我们的价值观以何种方式影响我们获取知识?”
“有些事物是不可知的吗?”
“什么可以作为证明一种论断正确的有效依据?”
“所有知识都赋予掌握它的人伦理责任吗?”
……
这些问题从何而来?
又该如何解答?
所有的答案
都要到TOK课程中去寻找。
虽然上述的问题都非常“哲学”,但在CWA世华学校TOK学科教师廖老师看来,IBDP课程中的TOK并不等同于哲学中的Epistemology(认识论)。
廖老师介绍说,TOK课上讨论的问题的确也曾是历史上无数哲学家们提出和解答的问题,但TOK的教学目的不在于让学生记住某些哲学家们的观点,而在于让学生能够充分结合个人的学习和认知经验,用详实的案例去形成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

*TOK课堂
因此,在世华学校的TOK课堂上,所有的课堂活动和讨论都是围绕着一个核心的知识问题——“我”是如何知道的?
作为一个生物性的存在,“我”的感官感知、记忆、情感是如何在认知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作为一个社会性的存在,“我”的身份、认同、信念、价值观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的?
周遭世界的种种政治、文化、宗教、技术因素又会如何参与到塑造我们知识的过程之中?
……
种种问题,都需要由学生自己去探究,去质疑,去推翻,去重建,各种神经科学、心理学、信息科学、人类学、政治学的研究成果也会被纳入教学素材以激发学生思考。
此外,TOK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即对五大知识领域(自然科学、人文科学、数学、历史、艺术)的探索,而这一部分的内容尤其能够体现TOK作为IBDP的核心课程的价值和意义。

*TOK课堂
学生们需要充分结合他们所学习到的各学科知识,去思考不同学科知识的特性和本质,去理解各学科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这样的过程会加深学生对各个学科的认识,理解各个学科现有知识的局限,有助于激发学生在更长远的人生中的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廖老师看来,学习TOK的关键在于坚持不偏听偏信、不盲从的质疑精神,和掌握一套思考和论证的习惯和方法、框架和结构。这就需要学生学会跳出思维的舒适圈,克服偏见和思维定势,聆听和探索各种可能的观点,分析证据,辩证思考。
而为了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廖老师还特别设计了丰富有趣的课堂活动。


*TOK课堂活动:“黑箱剧场”模拟洞穴喻
通过画地图活动让学生反思认知过程中的习以为常和不可避免的知识扭曲;
在学校“黑箱剧场”通过模拟洞穴喻让学生思考人类的认知困境;
通过“你划我猜”活动让学生思考语言表达抽象观点的价值和意义;
通过核泡沫危机模拟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如何影响自己的认识和行动……
……
“我始终认为TOK培养的不是理中客的旁观者,而是真正能够拥有开放的视野、缜密的逻辑和同理心的创变者。”未来,廖老师将进一步推动TOK和CAS的结合,鼓励同学们能够将课堂上的某些感悟和触动转变为行动的力量,真正践行世华知行合一的价值观。
CWA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