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要将足球教育“踢进”幼儿园!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基本要求(试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基本要求(试行)》(下称《基本要求》)。文件明确了有关校园足球建设的多项基本要求,并提到足球教育未来还将延伸至幼儿园阶段。
此次印发的文件意在规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校园足球工作,推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积极完善校园足球八大发展体系,同时也是对体育产业发展的大力支持。
根据2017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同意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的函》,校园足球试验区包括上海市、云南省、深圳市、武汉市、成都市、郑州市、兰州市、滨州市,试点范围包括北京市丰台区等33个区(县)。
此次发布的《基本要求》对足球试验区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试验区内的足球特色学校应占本区中小学总数的60%以上。本地区的每个学校都要确保至少有1名足球专项体育教师。在足球特色学校,每周全体学生必须有1节足球课,条件具备的学校可以每周开设2节足球课。
家长们对孩子踢足球往往担忧安全问题,并且认为踢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教育部在《基本要求》中建议,要为参加校园足球运动的学生购买足球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另外,试点区的学校不仅要解决中国孩子会踢球不会比赛、对抗能力差、场上位置感不强等专业问题,还要探索研究,在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踢一场比赛的情况下不影响学习成绩。
近年来,国家一直很重视体育事业的发展。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显示,截至目前,泛体育爱好者已达6亿,其中3亿足球爱好者群体,2亿经常观看体育比赛和资讯的用户,1亿观看网络体育视频用户,3700万热衷的足球迷。
据了解,接到通知后重庆教委最先响应,正在安排组织实施。
下一步,校园足球还将走入幼儿园。在《基本要求》中,教育部提到世界足球强国在儿童5岁左右就开始了足球启蒙教育,这已成为普遍情况。未来,中国的足球教育重心也将向下转移,足球教育将延伸向幼儿园阶段。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