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山东省新学期积极出招!
开学了,又要加大学生的用眼“额度”了,在某家医院“小小眼科医生”活动现场,一位小记者跟记者说,暑假期间,因为“刷题”太多,近视度数加深了100度。
青少年视力问题一直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此前,中央高层领导曾发出指示,“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不能任其发展。”
据近期开展的全省120万青少年视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全省青少年近视率首次出现下降趋势,与2010年相比下降8%—10%。
山东省按照“科学防、规范治”和“节点前移、以防为主、防控结合”的方针,建立“政府主导、专家指导、各界参与”的群防群治工作模式,积极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
构建综合防治体系
2009年即成立了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心,开展全省视觉筛查、预警、教育培训、康复矫治、效果评估等工作。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觉健康规划》和《山东省青少年视力低下综合防治方案》,为防治工作制定规范科学的防治标准。逐步建立省、市、县三级防治网络,指导中小学生开展视力筛查600多万人次,建立视觉健康档案和防治指导100万人次。针对近2万名4—18岁幼儿和中小学生开展视力低下流行病学调查和跟踪随访,发现高危因素和敏感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奠定良好基础。
注重科普宣传教育
开展科学用眼知识普及教育活动,编印并免费发放20万册《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手册》,张贴中小学生爱眼护眼科普挂图2.5万套。培训校医、班主任3300名,培训学生和家长6.5万人,构建专业机构、学校和家庭综合防控机制。依托山东中医药大学眼科与视光医学院,培养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四级中西医结合眼科和视光学人才,为防治工作夯实人才基础。
加强防治技术支撑
研发相关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技术、设备,在大脑视觉与智能化研发、眼病遗传技术、视力低下防控、中医药开发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为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提供重要技术支持。把3D打印技术、可穿戴设备等创新科技应用到青少年视力低下防治中。融合现代眼视光学最新理论技术和中医药特色疗法优势,针对不同阶段发病特点,构建预防调摄、屈光矫正、中药方剂、针灸推拿和脑视力开发相结合的预防和治疗方案,取得明显成效。
少年强则中国强。防控青少年近视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这是一项长期和系统性工程,需要我们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唯有形成社会合力,才能呵护好青少年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