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枫叶】疫情不停学,谣言止于智者




信息素养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人文的、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诸多因素,和许多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2020年12月,教育部发布《中国教育检测与评价统计指标体系》,首次将“学生信息素养达标率”纳入其中。其中,对中小学、职校以及高等学校的数字项目规范都对信息素养给与了明确的界定,尤其强调了在中小学的培育。面对疫情期间铺天盖地的信息,我们要提高信息甄别力,提高信息检索力,提高信息免疫力。

老师提出了3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
问题1 :为什么疫情期间这些信息容易被热传呢?
问题2 :流言是如何传播的?
问题3:如果任由这些消息传播、发酵、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应对策略
在帮助同学们分析以上问题后,接下来老师也教给了大家积极的应对策略:



最后,疫情当前,真相与谣言间会有一个容易混淆的灰色地带,信息的传播是动态发展的,信息不断被加工、被证明、被传播。原先被认为虚假的信息可能被证实;原先真切的信息,也可能被发酵成谣言。
因此,想在迷雾中见真相,就需要同学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独立分析的习惯,然后把其他交给时间。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希望深枫的同学们在谣言面前,都做不听、不信、不传的小智者。为抗击疫情做出自己的努力,齐心协力,共同守护好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家园。

END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