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朱永新曾在一次在论坛上指出:不管世界怎么改变,教育就做这一件事:给人幸福,让人成为自己,成为完全的人。幸福是人类最终的目标,人活在世上首先应该让自己幸福,让这个社会更温馨、更温暖、更阳光,这是教育最重要的目标。
幸福是指人们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愉快心理体验。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校期间几乎80%的时间在课堂上度过,因此课堂教学上学生不幸福,幸福教育的目标就会落空。要实现课堂教学学生幸福,教师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习内容对学生的幸福体验有直接影响。陈寅恪在西南联大讲授隋唐史,开讲前开宗明义:“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别人未曾讲过的”内容,自然会给学生带来新奇感和探究的兴趣,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所言:“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教师所设计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实际,难易适度,富有挑战性,并且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学习的幸福度就高,反之则低。因此,精心选择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学生幸福度的首要任务。
其次,教学过程的巧妙设计是影响幸福体验的决定性因素。教学过程设计犹如让学生阅读一篇精美的小说,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学生欲罢不能,自然会对所学知识寻根问底,直至掌握,从而到达求知的幸福彼岸。因此,巧妙的情境设计,循循善诱的问题启发,环环相扣的教学程序,引人入胜的探究学习,分工协作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能使学生产生求知的幸福感。
在一次数学同课异构活动中,两位教师上课的内容都是小三年级的《蜗牛爬井》。教学例题是这样的:一口井10米深,蜗牛白天向上爬3米,夜晚向下滑2米。请问蜗牛几天才能爬出深井?甲老师上课时,直接拿出例题,让学生讨论解题方法,然后一步一步教学生如何解决这类问题。乙老师上课时,没有忙着出示例题,而是给学生编了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蜗牛不小心掉进一个枯井,哭着想爬出来。长期生活在井里的癞蛤蟆,让蜗牛不要痴心妄想,老老实实和它一起待在井里算了。乙老师创编了一个故事,将数学例题藏在故事里,请孩子们帮帮蜗牛。不同教学设计,明显让听课老师感觉到,乙老师班上孩子们解题的积极性远远高于甲老师执教的班级,教学效果也好上甲老师执教的班级。
再次,学习成果的生成是学生幸福体验的集中体现。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经提出教育的两个原则:“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他认为,“教育的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所引起的心智活动应该一直是内心乐于接受的”。他说:“学生自己得来的任何一项知识,自己解决的任何一个问题,由于是他自己获得的,就比通过其他途径得来的更彻底地属他所有”。“自己掌握”和“愉快掌握”这两个原则其实是相联系的。没有自己掌握,就很难有愉快掌握。
课堂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同伴的帮助以及富有个性的独立思考,通过自身努力,不仅掌握了原来不懂的知识,形成了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了求知的需求,提升了生命质量,由此成就感而带来的幸福感不言而喻。因此,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是改变课堂教学低效高耗的现实需要,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幸福度的根本途径。
另外,课堂教学的幸福度还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育智慧。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由于性格、知识结构、教学技巧、教学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所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一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幸福体验也大相径庭。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还要不断修炼自身的人格魅力,提升教育智慧,做一个有理想追求、有熟练专业技能的幸福教师。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