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高中纳入义务教育""取消中考"…两会开幕,教育将大变?!

3月4日,2022年全国两会正式拉开帷幕!
作为中国各行各业发展的风向标、政策信号集中释放的平台,每年的全国两会都非常受关注!

开幕式现场
其中,“教育”依然是各代表委员、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议题。“双减”政策、校外培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家庭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视力健康、教育评价……一系列教育热点话题在两会预热期间就被广泛讨论,不断冲上热搜。
来源:中国青年报社
无论是体制内教育还是国际教育,都是一个“圈”,掌握风向标,才能让孩子的择校升学之路更顺利。今天,Q学姐也给大家归纳两会的几大教育热点话题!

“双减”落地后,也有“后遗症”?
新问题亟需解决
一直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内卷”不断:
学生和家长为了升入重点小学、中学,从小就开始补习;
初中为了念个好高中或不被普职分流,拼命补课;
好不容易考上高中,高考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来源:视觉中国
建议“取消中考,实行十年义务教育”
教育制度改革再次被讨论
在两会的众多建议中,关于中考的提案饱受关注,网友也议论纷纷。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副主任甘华田提出:“要缓解中国家庭的‘教育焦虑’,关键在教育体制改革。建议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及高中,实行小学到高中的十年制基础义务教育。”
在具体实施上,他表示:“可通过调整课程设置与教材内容,把小学六年制改为五年制,保留初中三年制,普通高中三年制改为二年制。同时,把上小学的年龄推迟到7岁。”
对于建议取消中考后的“普职分流”话题,中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在2022年2月23日给出了最新的官方态度:坚持普职分流非常必要!
可以看得到,此提案在未来或许可能成真,但在短期内仍然很难实现。“是否该取消中考?”“学制是否应该被压缩?”……你又怎么看?可留言分享或私信Q学姐哦~

建议“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
降低多孩家庭生育、养育后顾之忧
伴随三孩政策的落地,人们对优质学前教育的期盼更强烈。虽然我国学前教育普惠水平不断提高,但民办幼儿园/托育服务还不完善,不时出现负面舆情事件。
民进中央副主席王刚在近日在民进中央与媒体座谈暨两会新闻通气会上介绍,托育服务供给总量不足,托育服务形式单一、普惠性缺乏,托育服务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等因素成为民生领域的主要矛盾之一。
因此,在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提交的党派提案《关于加快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的提案》中,重点强调要加强政策配套,强化规划和政策引领,集中卫健、发改、教育、市场、民政等部门共同参与研究,制定托育服务发展规划,纳入公共服务体系,在用地、用人、配套、管理等方面予以政策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广东省委会副主委、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林勇也建议,将幼儿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对于个别条件不发达的地区,可以采取发放“教育券”的形式,这样有利于促进人口增长和三孩的出生数量。
而关于幼儿园师资待遇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副主席、民进辽宁省委会主委姜军也提出将“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作为法定目标纳入立法内容;参照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标准,建立幼儿教师工资标准,提高幼儿教师的薪资待遇等具体建议。
关于国际幼儿园,之前Q学姐也分享过最新政策,教育部对幼儿园的名称规范、收费监管、培训审查、年审等方面进行要求,确保未来整个幼教市场将走向规范化!(“国际”“双语”幼儿园明年将全面消失?教育部要对学前教育出狠招?真相是…)
“心理问题低龄化”“空心病”问题严峻
家校协同干预引关注
心理病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生群体中,特别是抑郁症低龄化的问题突出,引发担忧。
2021年引爆网络的成都49中学生坠亡,江西省九江市一11岁小学生被老师指责后跳楼自杀等事件中,引发广大关注,自媒体平台中有文章提出“当孩子想要结束生命时,我们到底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等追问和反思。
对于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抑郁症以及“空心病”现象,在2022年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全国人大代表崔建梅建议,国家层面应尽快组织编写从小学中高年级起步,直至高中毕业的贯通式心理健康教材。教材内容可以包括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健康专题教育、心理辅导等,以便一线的心理健康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有依据。
全国政协委员、洛阳理工学院副院长马珺表示,学生患精神疾病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应尽快将心理治疗有序纳入医保范围,或者针对学生群体实行心理治疗费用减免措施。
全国人大代表邱光和也建议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并加以考核,从而增强教师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提高教师的心理治疗能力。
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需要相适应,预计会在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得到重视。
……想了解更多国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详情或咨询,可私聊哦~

建议“近视率上升问责学校”?
如何全面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
近年来,每年全国两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都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建言献策的重要领域,今年也不例外。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眼眶病研究所所长孙丰源,在过去一年前往多家中小学、医院等调研,详细列出了影响孩子视力的因素。今年他计划将一份关于全面做好青少年近视防控、提高全民眼健康水平的建议带到全国两会上,“希望通过不断加强科普教育宣传、提高全民对近视眼防控的意识,建立中小学生视力健康档案、加强对校医的眼视觉健康培训等,让更多孩子避免近视,看到清晰美好的世界。”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也在提案中建议:“把近视率作为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如不达标,学校和区域领导要被严肃追责。”
孩子近视问责学校?不少网友表示质疑。如果孩子因为在家玩手机过度等问题导致近视,以此去问责学校,是否妥当?有待商榷!
不过,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采取有效的措施,给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是全社会共同的期盼。



近期热门活动
北京顶级国际学校大盘点!!!
备受家长追捧的北京顶级国际学校究竟有何特色?
鼎石、哈罗、德威等学校为什么这么难进?难在哪里?
各个学校分别更青睐于招收具备哪些素质的孩子?
3月8日(周二)晚,国际教育网升学中心独家策划,专场直播为您解答如果备战北京顶级国际学校!添加小助手立即报名,还可领取“专属指导”福利哦~

2022大湾区国际教育名校论坛

声明: 本文内容为国际教育号作者发布,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的观点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最新评论